缪妙:它来了它来了,它抱着竹子来了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它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我非常高兴能够通过学校组织的暑期项目来更深刻的了解大熊猫。刚来的那天晚上,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话了解到了我们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安排:
生活版块
早饭,7:30-7:50
中饭,12:00,1:50集合
2:00出发,5:00回来
晚饭:6:00
一.了解熊猫饮食结构:制作熊猫的食物--窝窝头
二.竹子的探秘:自己砍竹,为熊猫提供竹子,吃竹筒饭
三.铲屎官:穿上工作服为熊猫清理内圈和外圈
四.肠道药敏分析:了解熊猫生病的主要原因 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
工艺版块1.亲手种竹,为熊猫送上祝福语
2.去驿站,利用大熊猫的科研废弃物制作纯手工笔记本
当大熊猫保护官的那几天
Panda Protection
DAY 1
我们到基地的第一天,就先接触了其中一只大熊猫,它的父亲叫“灵灵”,母亲叫“喜妹”,所以我们自己给它起了名字叫“灵妹妹”。它是明星熊猫,而且已经十三岁的它即将步入老年生活。这也使它的生活都非常的有规律,很卫生,不会到处乱排泄。
下午的时候,我们上山为自己的竹筒饭准备材料--竹子,这项活动需要专门的技巧和工具,不然会非常的辛苦。下午我们用早上采集的熊猫粪便体验了一次科研实验,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大熊猫肠道药敏的知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严谨和专业。
砍伐新鲜的竹子
DAY 2
第二天早上我们依旧是为大熊猫打扫圈舍,因为它的父亲叫“白杨”,它的母亲叫“妃妃”,所以我们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杨妃”。但是这只熊猫与灵妹妹大不相同。它刚成年不久,生活不是很勤俭,圈舍里到处有它留下的粪便和竹子残渣,有些甚至被它自己碾碎过,非常难打扫也非常累。我们还和专门的老师一起制作了熊猫的食物--窝窝头。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熊猫食物的调配是非常精准的。必须要按照要求调配,不然可能会造成一些难以想象的后果。每一样食材的含量需要精细的称量,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非常具有严谨性。
制作窝窝头
DAY 3
第三天,我们因为换回打扫灵妹妹的圈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不要想昨天一样辛苦。之后我们为大熊猫添置了一些竹子供它们吃。
下午,我们来到了一个驿站,用科研废弃物制作纸浆,并对成形的纯手工笔记本封面进行设计。在制作纸浆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制作手工制品的艰难和辛苦。
在那短短的半个小时内,我们累到不行,但后来的装饰笔记本让我们轻松了不少。其实在整个下午的实践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乘坐救护车往返的过程。
设计手工笔记本
DAY 4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因为科研老师的安排,我们没有再去打扫熊猫圈舍。我们去野外做了一个GEF白夹竹丰产技术第二阶段的竹子测量。
这个实践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不能破坏竹林。经过我们在雨中的团结协作,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这个项目。
GEF科研
下午我们回到酒店,在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后,我们观看了一段日本制作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我们知道了这几年来的野化放归的历程,也了解到了熊猫妈妈是熊猫幼崽对于生活等方面的导师。
随后我们又进行了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知识讲座,我们得知了熊猫从古至今的历史,也了解到了熊猫的分布及未来规划。晚饭过后我们便进行了熊猫知识竞猜活动,并颁发了此次活动的证书。
IN THE END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与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大熊猫的习性。
让我们从只知道熊猫是国宝到了解了熊猫的习性,饮食习惯等,我们收获了不少。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大熊猫野化放归的艰苦历程,也为中国克服了三难而感到骄傲。大熊猫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受到了极其多的保护和救助,所以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应该承担起一部分的责任和担当。
在这几天都活动中体会到了许多,所以我也祝愿科研人员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和新记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