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感言 /Program Comments/

0回复

0

前往项目

施佳琪:愿我们山水再相逢

作者:施佳琪 时间:2018-03-15

寒假活动选在了四川,国宝故乡。
基地在山上。走盘山公路,车一路上去还得花点时间,远山层次分明,公路边缘的护栏是古银色。基地本体不大,复古的外观,进门能看见两只大熊猫的圈舍中间隔着一个通道。到基地第三天就下雪了。大雪纷飞下群山层叠,石台阶侧的竹林寂静不语。
因为有意向往动物专业方面发展,所以选择参与大熊猫野化放归这一项目。野化放归共有三个阶段,而只有第三阶段的大熊猫能完全放归野外。第一阶段依旧是圈养,第二阶段虽然能把大熊猫放归野外,但这个阶段大熊猫依旧处于人类的监控保护之下。第三阶段的大熊猫,在做完一套完整的检查后注入方便人类检测其位置的芯片即可完全放归野外。从专业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虽然首例大熊猫野化放归的对象因为经验不足而死亡,项目停滞达五年,但逐渐摸索出经验的相关团队靠着不变的毅力把第二只大熊猫放归山林,且获得了成功,此后,获得信心的团队成员们以高涨的热情对待每一只参与野化放归项目的大熊猫,希望有生之年能看见大熊猫这一种族重返山林(由于大熊猫的寿命较长与发情期的特殊性,野化放归成功至少需要七十年以上的时间)。

作为志愿者,主要任务是打扫圈舍,制作大熊猫的食物以及对大熊猫排泄物进行化验。圈舍不大,但因为是直接选取了野外环境进行野化放归的第一个阶段,所以有些难清理。大熊猫的粪便没有臭味,闻起来像是发酵的竹子,可以放心地带着手套去捡。大熊猫的食量大,每只大熊猫对于食物的喜好都不同,所以我们添加食物时也要有选择性。比如,这次我们照顾的两只里面,一只喜欢竹叶,另一只则喜欢竹竿。大熊猫从竹子里面获得的营养是很低的,所以它也需要大量进食其他食物来维持营养平衡,比如胡萝卜(虽然我很疑惑要是真的到了野外它还有没有胡萝卜吃)和窝窝头。喂食的时候不能正对着它或者离得太近,然而我还是在大熊猫正面瞅我的时候跟它合了个影。


关于化验,和清理一样有固定的服装。灭菌养菌等步骤都很复杂,仪器都要做到绝对洁净才可以投入实验。举个例子,我们化验大熊猫的粪便以判断该给它配什么药。每一只大熊猫个体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同一种药物的药效因大熊猫而异,我们必须得到绝对明确的数据与实验现象才能对症下药。
闲暇之余还有很有意思的其它活动。在基地旁的竹林就地取材,往竹子上砍一刀就会落下一些积雪。一根竹子大概能有两个人高,也有些重。砍两根竹子下来再根据竹节锯成段,带回下榻处制作竹筒饭。虽然砍竹子的时候手有点脱力,竹子砍下来的成就感还是不错的。
大熊猫黑色的坚硬毛发与人类的头发都上落着点点雪花,人类手里拿着一盘萝卜竹笋,大熊猫趴在栏杆边上伸着胖乎乎的爪子,一个递一个接,冰冷的空气里氤氲着温暖的气息。
愿这些可爱的生物能早日回归自然。
明年再见。


评论列表